Search

《你是自豪的打工人嗎?》

11/1我在「兩岸新新聞」擔任來賓,討論主題是現在紅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你是自豪的打工人嗎?》

11/1我在「兩岸新新聞」擔任來賓,討論主題是現在紅遍兩岸的「打工人」一詞。

有個段子:「世上上有一種英雄主義,那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,依然熱愛生活。」這句話我很喜歡。

我覺得,每一個「打工人」都可以是如此:在打工中,同時熱愛生活。

無論是身為勞工,坐在辦公室的白領,或是企業主管,甚至是新創小老闆...只要是對生活有目標有追求,為了前景拼搏,為了工作的成果,更好的收入付出實質努力,都都可以自稱「打工人」,從勞工到高階白領,沒有職業貴賤之分!

如此一來,當個人擁有屬於自己的「成就目標」,以及付出正當努力,其實「沒有誰比誰更高貴」。因為大家都是為了自身職場的生存發展而拼搏努力,個人選擇的「職場賽道」不同,但拼搏的本質都一樣。

台灣幾年前還有很多人希望終身被一家企業雇用,並在企業長期奮鬥爬到頂端,其實過去的我,也是希望如此。但是,時代變化太快,現在企業存活年齡變短,九成以上企業存活年齡僅有數年;工作內容因為科技發展變化或消失,坐辦公室的人,不等於工作安定,而且企業對員工的照顧和責任,隨著時代大幅改變,企業與員工雙方對「忠誠度」的想法已經天翻地覆的改變了!

這時,像是「斜槓工作者」反而有機會得到自己時間的掌控感、多元收入讓自己財務有機會提早自由,人脈也增加...雖然零散的工作看來並不固定,但是實質回報卻不差,而且,打工也隨著自身技術含量提高、只要表現的好,不只收入增加,技能進步、自身也有成長的自豪感。這時,人們應該對於打工這件事看法不一樣了。

換句話說,在經濟學家海耶克提出的「離職經濟」概念推演中,好工作的定義,並非長久不變的工作,而是「可以從中學習成長,擴展人脈,為更好的未來鋪路的工作」,這才是這個時代「真正的好工作」。

所以,在此思潮改變中,每個人都是自己的CEO,也時時自我考評,願意終身學習。

我認為,「打工人」也意味著一種新的價值觀:就是「工作不只是手段,也可以是目的。」當工作表現得好,不僅收入增加,還是「進步」和「成長」。當個人進步成長時,就意味著「個人的成功」。

另外,「打工人」自覺把組織利益,和個人成長關聯起來,這時候,企業就沒必要再靠嚴厲的監控來督促勞動者了,其實也節省管理成本。因為「打工人」有一種新的自覺和職業自豪感,他們「自己監督自己」,效果更好。

想想我一直以來也有自己的打工人宣言,那就是「選擇所愛的工作,成為更好的自己」,這個信念,讓我一直是活力滿滿的工作者,所以我,也是一名自豪、自尊的「打工人」。

(錄完 兩岸新新聞,直奔清大巴士上有感)


Tags:

About author
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,已經出版著作20本。
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;兩岸職場專家、行銷人、品牌經理人、作家、講師。出版著作二十本。
View all posts